阿尔法罗密欧进入中国市场的新闻已经沸沸扬扬了快半年,从最初的传言,到Giulia频繁被拍到在中国进行秘密路试,再到官方确认引进消息,都表明了阿尔法罗密欧把中国定义为其“走量复兴”的重要战略地之一。
阿尔法罗密欧这个名字,爱车之人听了之后能高潮不断,而不了解的人只会说: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在跑车界,阿尔法罗密欧就像麦加圣地一般,信徒万千。上世纪二十年代,当赛车运动第一次在地球兴起时,阿尔法罗密欧就已经是最亮眼的霸主。几乎所有比赛的冠军席,都留下过阿尔法罗密欧的名字。
甚至可以说,没有阿尔法罗密欧,就没有法拉利。
阿尔法罗密欧在经历过经营困难,被菲亚特集团收购,造过不少烂车之后,如今再重新出发,带来了“朱丽叶”——Giulia。Giulia发布的第一个版本,是名为Quadrifoglio的高性能版。
强悍的实力,意大利独有的妩媚妖娆气质,再加上阿尔法罗密欧的光环加身,让全球车迷一夜间就为这台车炸了锅。无数外媒都对Giulia Quadrifoglio给出极高评价,即便是随后推出的普通版Giulia(以下统称为Giulia),也被视为阿尔法罗密欧的翻身之作。大猩猩Jeremy Clarkson对Giulia Quadrifoglio如此评价:
Giulia Quadrifoglio 102.8万的售价离我们甚是遥远,要探讨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的未来,或许从Giulia开始聊,对消费者和对阿尔法罗密欧来说都会来得实在一些。
近日Giulia正式公布在华售价,售价区间为33.08-46.78万元。
Giulia搭载的是一台全新开发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分高低功率版本。低功率版本最大马力200匹,最大扭矩330牛·米;而高功率版本最大马力280匹,最大扭矩415牛·米。
从账面数据看,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的这台新2.0T发动机足以在整个市场的2.0T发动机中独步江湖。实际表现也的确如此——Giulia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3秒。对于一台能用来买菜的四门五座车来说,简直是快得变态。
Giulia的变速箱是来自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编号为8HP 50,和宝马3系同款。这款变速箱无论是换挡速度,换挡逻辑,还是可靠性教授都能给到很高分。
大部分新车都是先以家用版或者普通版车型为蓝本进行开发,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推出性能版车型。而Giulia则是反其道而行,先有性能版Quadrifoglio,再通过性能版来研发普通版。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使你买的是2.0T版,也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跑车feel。
下了血本在性能和操控上的Giulia,在内饰上也不算含糊。虽然没有做到国人最喜爱的“真假都无所谓反正有木纹就行”以及“哪里都要用皮最好连按键都用”。但是对于真正想要买这台车的人来说,这套内饰已经能打个90分了,毕竟意大利人在设计方面还是很在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台Giulia又帅,又快,原装进口,还很划算,为什么教授会觉得这台车在中国注定卖不好呢?
这和“中国特色购车习惯”有关:
1不够“土”
如果光比回头率,阿尔法罗密欧绝对不输奔驰,宝马,奥迪。
但区别在于人家一眼就能认出奔驰,宝马,奥迪的LOGO,眼光中透露出羡慕能让车主觉得物有所值。而阿尔法罗密欧就算你花上一整晚去讲解她多么厉害,别人也只会回一句“哦~”。目前对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而言,阿尔法罗密欧顶多只能是一个“好像挺牛逼的牌子”。
十个富人,九个高调。不能炫LOGO的车,在中国注定不吃香。
2我们不懂她的好
性能,操控,永远都不是中国消费者买车的第一选择,甚至往往是最后选择。
究其根本,或许是因为中国的汽车文化还处在比较初期阶段,对汽车的追求和感悟还是比较低。愿意为了追求汽车的个性而放弃实用共性的消费者少之又少。
因此像Giulia这种30-50万的性能车,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其实小得可怜。
3意大利的大=中国的小
虽然Giulia和国外的同级别车相比,车身尺寸和轴距已经不算小。但和其他品牌尾标带“L”的中国版车型相比,Giulia的后排空间还是太小了。
特别是地台中央的凸起,都快顶到后排空调出风口了。
4意式随性
意大利人不仅喜欢在设计上随性,造车工艺也很随性。
虽然教授还没亲手摸过Giulia,但参考和阿尔法罗密欧同集团的玛莎拉蒂,就知道Giulia的装配工艺肯定算不上优秀(但还是比国产强十万八千里)。更何况阿尔法罗密欧的定价比玛莎拉蒂低那么多。
而且人机工程方面也有不少BUG,储物空间少,B柱设计得太靠前以至于进出前排都要做个收腹深呼吸。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教授认定Giulia在华将卖不出好成绩的核心在于——和中国消费者的供需点接不上。她有的,我们欣赏不来;我们要的,她又给不到。就像鹅肝松露一样,老外视为珍馐,而我们觉得不就是内脏和蘑菇么。
但这并不代表Giulia不是一台好车,相反,正是因为Giulia真的十分优秀,才能掀起一股又一股刷屏浪潮。可惜的是,这种类型的浪潮终究只能雷声大雨点小。不然思域Type-R和马自达MX-5早就大批大批进口过来了。
有人说:“阿尔法罗密欧还发布了一款SUV啊,Stelvio,那肯定能卖得不错了吧?国内SUV市场这么火。”
对此教授也表示并不乐观。首先Stelvio基于Giulia同平台打造,鉴于SUV造车成本往往更高,所以Stelvio的价格十有八九都不会比Giulia低。
再者,参考在国内成功的SUV策略案例:像保时捷卡宴和Macan,有大众集团这个世界第一大爸爸罩着;而路虎极光和捷豹F-pace则是依靠和国内厂商合作,靠地头蛇在生产和经销渠道方面帮忙开路。
阿尔法罗密欧的爸爸菲亚特在中国都站不稳脚,Giulia目前也还要依靠玛莎拉蒂的经销渠道进行销售。拼爹拼不过,门路也不够多。
当然了,要是教授这次预判错误,阿尔法罗密欧日后在华逆袭大卖,教授的脸被打得啪啪响,那对于广大车迷来说,也是极好的。这种脸,教授被打一百次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