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预赛中韩大战网友们曾放言:只要赢了韩国,以后你们随便输!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还在回味中,紧接着的中伊比赛就立刻兑现了诺言...输了!但小虎还是略感欣慰,毕竟端着爆米花啤酒看了全场的我,并没觉得场面有多难看,相反国足在里皮带队下确实有了拼搏精神。如今出线希望渺茫,且看且珍惜吧。
(纯属调侃,当真我也不管!)
中国击败韩国的方式有很多,却选择了堪称渡劫的模式--足球!既然最难的关卡都过了,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放到我们大汽车圈也一样,自主与韩系车型一贯以来都是死对头,只是在从前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
韩系车就是高级一点的国产车!
有这么一说却并无道理,自主车型廉价质量低的印象曾经困扰了我们许久,最近几年才开始了蓬勃之势。自主品牌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而韩系车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断挖坑给自己跳,还因为政治因素让消费者的抵触情绪越加强烈。综合各种条件,自主品牌是不是要超越韩系车了?
赢得老美的心却换不来国人的情
然而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要知道现代起亚集团在汽车发展上比中国更快速且野心更大。想当年(2003年),起亚普莱特进入中国有何技术可言?当时丰田都玩起了VVT发动机了,但它却连个16V发动机都没有,更别提三菱的涡轮增压技术那些。但这才过了没多久,自主品牌还在模仿设计逆向研发并且享受舶来之品的时候,他们的涡轮增压技术,甚至8AT、混合动力等前沿科技就已经崭露头角。
也正因为如此,现代起亚集团才能顺利打入美国市场,并逐渐成为一线大品牌。近些年从美国的凯利蓝皮书、J.D Power、消费者报告、Cars.com等权威机构给出的评价来看,韩系车的推荐指数均非常高,无论是新车品质、技术评估等都给出了高分,其在美销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就连一直对韩系车不怎么感冒的小虎,也不得不对这个对手肃然起敬。然而,韩系车在欧美顺风顺水,在国内却跌宕起伏,即便除去之前的那个政治事件,一向被誉为超高性价比的韩系车在国内也是越来越不受待见,这是为何?
凡事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从前的韩系车在技术实力以及影响力上拼不过底蕴深厚的日德美系品牌时,采取的方式就是自降身段打价格战。伊兰特、索纳塔、ix35、福瑞迪等都曾在国内有过不错的销量,依托的手段就是大幅度降价。可是价格战对品牌的损害远比既得利益要深远得多,也造成在国人的心目中,韩系车就应该便宜,配置就应该高。
而在另一边,自主品牌为了摆脱廉价的形象,不断地在冲击价格壁垒,哈弗、观致等众多品牌都在为此不断努力着,尽管它们收获甚微但也算积累了经验。在前人的肩膀上发起冲刺总会容易得多,吉利博瑞总算在中型车市场有了一席之地,而近期出现的传祺GS8更是强势,在竞争最为激烈的SUV市场收获了相当庞大的用户基数,2个月超过1.6万的销量就是最好的佐证。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与韩系车的差距确实在缩小。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韩系车自己挖的坑,除了价格这点外,韩系车还有一些值得被诟病的点。
一,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另类体现
韩系车在国内一直被捧为性价比的代表,但小虎在之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强调只有高配车型才有所体现,中低配级别中那真的没法看。要知道韩系车能够驰骋北美,同样是因为高性价比,但人家是真的实在啊!比如起亚K3(海外叫Forte),北美版均标配6气囊、ESC车身稳定系统以及胎压检测功能;而悦动以及领动,前排4气囊与ESC也都是全系标配的。然而到了国内,这三款车低配气囊数不仅缩减为2个,行车辅助也仅剩最基础的ABS+EBD。就算是定位较高的领动,前后头部气帘竟然只能靠选装获得!
所谓的高性价比却只集中在少数车型上,这脸打得啪啪响。不仅如此,韩系车在海外有着10年16万公里的质保周期,而到了国内就变成了3年10万公里或5年10万公里质保,差距之大不言而喻。纸是包不住火的,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韩系车的这种区别对待在被广为传知后只会让国人心酸,凭什么我们就得承受这种冷遇?
还不论在行驶质感以及材质用料上的差别,平时小虎在看外国媒体评测韩系车时,评语基本都会带上行驶稳定以及质量可靠等赞许;但在国内韩系车的行驶质感与德系车并非一个档次,质量相比日系品牌来说也有一定差距,在看不见的地方究竟减了多少?这个小虎还真不能下定论。
二:多代同堂内耗严重
北美市场也见不到国内这种奇葩现象,那就是新款上市后老款依旧不停歇,只要还卖得动就不会停产。韩系车可谓是始作俑者,就伊兰特一款车型,在国内就能见到改名换姓的悦动、朗动、领动形成既当爷爷又是孙子的局面;最近还出了全新悦动,这辈分...我已凌乱。而起亚方面智跑与KX5、福瑞迪与K3同样走着一样的套路。
多代同堂短时间内对销量而言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多生孩子好打架,只要做个价格差那么面对的消费群体就会更广。但是从长远来说对自身的品牌以及消费者的信赖上会有较大的打击。一是产品线拉得过于宽泛,没法好好经营一款产品;二是当消费者青睐于更实惠的旧车型时,新车的技术底力就会被漠视。这也是韩系车长年以来难以将影响力做大的重要原因。
自主品牌车型的逆袭之路
韩系车在国内失宠政治因素其实仅占很小一部分因素,毕竟之前牵连更严重的日系车在风波过后很快就能崛起并快速扩张市场。小虎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自主品牌车型的实力以及口碑提升迅速,给韩系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韩系车依旧陷在追求利益的怪圈,在策略上走了歪路。长此以往且不能说两者位置能否调换,但对消费者来说购车倾向性上肯定会发生转变。
说简单点就是如今买高性价比车型,已经没必要直盯着韩系车看,自主品牌已经有了不少实力强悍的选择。小虎这就拿几款近期评价颇高的自主车型出来与韩系车一一对应,结果就很明显了。
比如8万元级别,你可以选择起亚K2,现代悦纳等小型车,但在自主品牌你却大可以选择悦翔V7等紧凑车型,不仅实用性更高且动力配置丝毫不输。
10-12万元级别你能选到中配韩系紧凑型车如现代新悦动、起亚K3等,但你也能选到品质出色的自主车型如荣威i6;甚至是SUV车型哈弗H6以及传祺GS4,功能性以及动力等都更加强悍。
15-20万元级别你可能会选择韩系SUV车型,最近比较火的当属途胜,但也有不少网友会留言问这个价位与途胜差不多价位的传祺GS8如何。一个紧凑型一个中型;一个1.6T一个2.0T;一个5座一个7座;还不论配置上GS8更加出色,如何选还用得着小虎说吗?
很多人可能就说了,你这样比不公平,韩系车怎么说都是合资产品!我也知道合资车的品牌价值更高,但也仅限于大众、丰田以及本田等一线品牌上,现代起亚你确定在国内有很高的品牌溢价能力?在我看来其实与传祺吉利哈弗甚至奇瑞也差不了多少啊!
写在最后
综合以上说的一切,小虎很难想象韩系车收之桑榆失之东隅的心情如何,但在中国市场上这个来自东亚的国家确实过得很不顺心。而我们的品牌在逐渐掌握独立研发技术后,如今的实力已不能同日而语。由此,在国内超越韩系车并不是痴人说梦,但小虎更希望自主品牌能像韩系车那样,能够冲出亚洲并获得欧美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