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论

假如你是奔驰的车主,其实你也是F1车主

11-25 11105 劳华昕  

2017年10月30日, Lewis Hamilton提前两站获得了2017赛季的F1车手总冠军,也是他的第四个F1世界冠军,追平了Alain Prost和Sebastian Vettel的纪录。与此同时,梅赛德斯-奔驰也提前获得了连续第四次车队总冠军。除了Lewis Hamilton的过人技术以外,梅赛德斯-奔驰的W08 F1赛车让对手无法比拟的性能,也是再次成就传奇与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



为了庆祝,也为了彰显梅赛德斯-奔驰在F1中顶尖的技术水平,今年年中,就在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开幕前夕,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名为Project One的Hyper Car。惊艳全球的性能数据只是这款车的附赠品,集合了梅赛德斯-奔驰顶级F1赛车技术,才是它的重点。。



包括F1赛车的1.6T V6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使用一套四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马力超过1014匹。再加上极度轻量化的碳纤维单体壳车身、高效的空气动力学布局等等,再次刷新了Hyper Car的顶级标准。当然除了这台号称街道版F1的Hyper Car以外,梅赛德斯-奔驰也不断将F1中研发出的新技术陆续民用化,并应用在旗下量产车上,提升汽车的性能和驾乘体验。



 高燃效涡轮增压发动机  


现在的F1均搭载一套1.6T V6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顶级的混合动力系统,能够爆发900匹马力,最高转速达到15,000rpm,这样的成绩甚至可以媲美曾经经典的3.0L V10和2.4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除了动力强悍以外,由于现在赛例规定不允许中途加油,因此F1引擎也开始着力于降低油耗。低油耗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少的燃油参加比赛,除了重量减轻以外,也可以有更佳的重量分布。现在F1一场比赛中,燃油的消耗普遍低于100KG。对于这个陆地最快的汽车运动之一,已经在努力追求性能和节能的平衡。



通过赛车领域验证后的成熟科技,被大范围的融入到民用车研发中,并将引擎的功率、燃效、耐久性及NVH水平等提升,最近获得“沃特10佳发动机”的奔驰2.0T M274发动机就是最好的例子。采用了第三代BlueDIRECT缸内直喷技术和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并采用了和F1赛车上相同概念的低惯量涡轮增压系统,输出功率囊括入门级别的的180匹到AMG版本的370匹,最大增压值也可以承受2.8个bar,且油耗方面可以达到极佳表现,能够同时满足纵置和横置布局。这套2.0T引擎已经广泛使用在包括A-Class、C-Class、E-Class、GLA、GLC等配备四缸发动机的车型。



 复合材料的应用  


F1的车体极轻之余也需要有极佳的刚性,保证车体在高G值下有很高的扭转刚性之余,单体壳式的构造在高速发生碰撞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车手安全。除设计结构的进化,复合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F1的引擎、车架、刹车等部分大量使用碳纤维、钛合金和镁铝合金等作为制造材料,在刚性、轻量化和耐高温上都有很好的表现。F1也是陆地上使用航空科技和材料最多的汽车之一。



虽然作为一般民用车基于成本和工艺等原因,它们不能大量使用碳纤维材料,但现在奔驰已经大量使用铝合金和高强度钢作为搭建车体的主要材料。使用更轻、更坚固的材料配合更佳的工程力学设计,可以让车身更轻,以及提升动力水平和操控能力。而更坚固的车体也能获得更佳的碰撞安全性,同时燃油经济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高效的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一直是F1的主题曲,要获得极高的过弯速度,就必须有充足的下压力。因此在有限的迎风面积上,要尽可能提升空气动力学部件的效率是现在F1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DRS(Drag Reduction System)系统则可以通过可变尾翼鳍片,瞬间减少空气阻力而获得再加速能力。能够在F1这项对技术要求极高的汽车运动里面依然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与其极高造诣的空气动力学研发密不可分。



除赛车外,梅赛德斯-奔驰在民用领域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上投入也相当大。之前推出一款名为IAA空气动力智能概念车就是充分的说明。



现在梅赛德斯-奔驰旗下车型都有着更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表现。例如使用一些类似F1 DRS系统一样原理的可变扰流器,可以更充分的降低风阻,以获得更佳的极速表现、高速油耗表现和高速NVH,而一些提升下压力的设计也能让车辆高速行驶状态下有更稳定的姿态和更佳的弯道性能。



  强大的动能回收系统  


现行的F1赛例规定使用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一个名为ERS的系统负责,它能够将涡轮的热能和制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由计算机控制通过电动机随着内燃机将动力一起释放。除能够获得更大的输出马力外,由于现在F1比赛途中禁止加油,因此使用动能回收系统能够更节省燃油。而奔驰一直在F1的动力比拼中处于领先地位,很大原因是因为这套动能回收系统,它有着比其它竞争对手更高效的表现。



除用在F1赛车上,梅赛德斯-奔驰旗下量产车也有高效混合动力车型。其混合动力系统使用了一组48V的启停系统。48V电气系统的不同是取消了起动机,并将ISG一体式发电机/电动机布置在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



这台ISG一体式发电机/电机可单独驱动车辆前行或辅助发动机输出,瞬间可增加10-15kW功率输出,其最大功率16kW,最大扭矩250N·m。同时制动时可回收80%制动能量为电池充电。得益于高压电能输出,不少需要发动机带动的部件都可以改为电能驱动,降低了引擎的负载,引擎最低转速甚至可以下探到520rpm,获得更静逸的表现同时节省能耗。


 聪明的主动悬挂系统  


最早的主动悬挂系统发扬光大是出现在F1赛车上,Willams的F1赛车则将这项科技发扬光大。这套主动悬挂系统只需要技师输入赛道的预设数据,就可以自动调整车高和阻尼,控制弯道的倾侧和加速刹车的俯仰,让赛车能够在赛道上以最佳的姿态行驶,提升最佳的轮胎抓地力效率。虽然由于性能过于强大而导致影响了赛事公平性遭到禁止,不过现在不少的民用车型为了同时满足运动性和舒适性,不少已经配置了可变主动悬挂系统,可以说是这项技术的民用化延伸,当中就包括了梅赛德斯-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在主动悬挂系统的代表技术就是被称为“魔毯”的MAGIC BODY CONTROL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以及S级Coupe上的弯道车身主动倾斜功能。“魔毯”通过立体摄像头扫描出地面的起伏,MAGIC BODY CONTROL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则会立刻对悬挂系统做相应修正,“魔毯”只出现在S500以上的车型,其它型号的新S级则标配了可以连续调整的主动阻尼系统ADS PLUS,以及增强版本的AIRMATIC空气悬架系统,同样具备主动调节功能和较好的舒适性。



S级Coupe车型上,通过车辆上的立体摄像头,外加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车辆处于快速转向状态时,车辆的悬挂会主动倾斜,实现更高的弯道极限。在SUV上的多路况适应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选择不同的模式来调节车身高度,最大高度差甚至可以超过100mm。



F1是地表最强的汽车竞技项目之一,无论关注度、研发资金乃至技术上都数一数二。在这个竞争相当残酷的竞技项目中,梅赛德斯-奔驰以连续四年车队总冠军的成绩奠定了自己在F1车坛的霸主地位。在F1技术开发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技术推向民用化,切实让市售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在技术上获得了相当大的提升。因此你驾驶的每一台奔驰汽车,都隐藏着来自F1技术的的DNA。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上海用户
2017-11-24上海
奔驰果然牛
上海用户
2017-11-24上海
很好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