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农历新年刚过,汽车圈便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吉利集团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在它们收购征程上又开拓了一块新的疆土;而另一件,便是长城与宝马签订了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合资公司未来在中国生产新的车型。
但这个合作框架并不是跟华晨宝马一般生产BMW品牌阵列中的车型,而是以宝马mini品牌为主,并且主要生产新能源和进行技术性前瞻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未来首款合资国产化的新能源动力mini车型,将由“长城宝马”进行生产。
“长城宝马”的合资是否双赢?
在长城之前,宝马品牌在中国的合资对象是华晨汽车,说实话华晨汽车本身的受众面并不大,虽然有华晨中华的品牌在市场中稍微有一定曝光度,但是论自主品牌影响力,华晨与广汽,东风,奇瑞这类合资品牌的“中国老东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甚至出现一种情况,很多不太了解汽车的人知道3系和5系的尾标上写着“华晨宝马”,但不知道华晨其实也是一个汽车品牌。
但是长城集团却在中国有着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不说哈弗品牌在国内过百万辆的销量,新兴的高端品牌WEY面世不久也已经拥有了不错市场效应;对于宝马集团来说,一个中国消费者所关注且信赖的品牌,是在推出新产品之时一个非常出色的跳板。
而对于长城汽车来说,中国汽车行业当下严苛的双积分政策让整个产品谱系中仅有传统燃油动力车型的它处于绝对的劣势阶段,但宝马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已久,技术沉淀基础十分雄厚,旗下更是有例如i3、i8这类新能源汽车作为金字招牌,但量不算大,若是能加快定位个性化,年轻化的mini车型的新能源版本的产出,对宝马来说,同样也是有利的一件事;这样便有了长城与宝马合资的契机。
再次,现如今的长城不仅是一个整车生产的主机厂,更是一个在动力单元和传动系统都可自行研发生产的主机厂,深层技术并不匮乏;如此一来,长城与宝马的合资,可以说是在时机、市场、技术、都有所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联姻;从企业合作之间的关系来看,长城与宝马的联姻可以说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Mini电动车的定位该当几何?
众所周知,新能源是当下全世界汽车工业都在注重的一件大事,但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出现着两极分化的局面,要么是以特斯拉为主的高端电动汽车,成为了不仅能够环保代步,而且一点儿也不失身份与面子的新兴豪华汽车,要么就是诸如北汽新能源系列那般三五万可购置下来的城市代步工具。
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中级定位新能源车型可以成为新能源汽车潜在买家的选择,充其量有着丰田家族的混合动力车型充当着业内标杆的存在。
Mini 新能源车型或许就是可以成为中端新能源轿车的领军产品,毕竟现如今的Mini车型售价也不算特别昂贵,已然成为众多在都市丽人和白领人士的购车首选,个性时尚的外观和小巧玲珑的身段让它们在拥堵的城市车流中穿梭地无比自如,而在牌照更受限制的一线城市,新能源的Mini车型或许即将成为为了牌照而烦恼的年轻人们的首选。
结语:
长城与宝马的联姻其实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而是在世界性的新能源趋势的进程下,一个结合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产业合资,而在未来,一个是世界享誉盛名的豪华品牌,一个是在中国拥有庞大市场的主机厂,他们之间诞生的结晶,也许真会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