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德伍德速度节之后,我们看到了全新一代丰田Supra的原型车,尽管它依旧还披着炫彩夺目的伪装衣,但不得不说它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跑车车型了,与此同时,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宝马Z4,都是共同诞生于Z5平台打造,一台拥有宝马灵魂的丰田跑车,对此你会是怎么看待的呢?
可能有人会说,平台化啊,这不是为了省钱嘛,不管是丰田拉上宝马也好,还是宝马拉上丰田也好,大家一起共摊研发成本,既可以加速研发进程,又可以省下研发资金,作为生意人,这笔账不用算都知道稳赚。
这样的说法的确没错,但仅从这个方向去看问题,未免看得太表面了,事实上不止是新一代丰田Supra采用这样的做法,同样是来自90年代日系金色记忆里的本田NSX,新一代本田NSX早已是欧洲团队打造的产物,甚至是代号为FK8的十代思域Type R车型的研发工作,全部都在欧洲地区完成。这就意味着,日系车不再对外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企业想要赚得了钱,继续向前发展,就只能站在主流的思维下运作,从产品研发初期,就要考虑到产品调性,全球适用性以及成本控制等现实问题,都要站在全球主流环境下考虑,从而影响了企业在投资时的决定,这么看它似乎是个必然的结果。
既然连日系、韩系都开始采用西方人的那一套,那咱们自主品牌是不是也可以直接用这一套,从而使自家的产品提升竞争力,造福于平民百姓呢?
理论上是的,并且基本上国内一线的自主品牌,都早已把研发、设计、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等技术部门都整到西方人才较多的地区去了。
那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你自主品牌的研发都到西方去了,那也没见到多少辆是真正意义上能抗衡合资,甚至是进口品牌的车型呀。
这个问题讲得好,但我们要逐个逐个地剖析,才能把事情看得透彻。技术都是带有迭代性的,好比一个底盘研发工作,工程师在为新车设计底盘时,无论车子最终的性能是偏于运动还是舒适,它都必须得基于一个优质轮胎上,才能将后续的工作有序地进行。换而言之,好的技术它首先得基于好的车型架构、好的智能模块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投放相应的先进技术,才能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而这也是为什么现今我们自主品牌特别重视平台化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看到许多自主品牌在推新车时,总是在讲这个平台,那个平台,还真不是为了吹嘘自己,因为过去我们没有,现在我们有了较为先进的平台化后,可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这是厂家希望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
其次在前面谈到的“输出价值观”,教授认为技术也是分主流性和趋势性的,主流则是发动机小型化,有利于节能减排,简化车辆结构设计;趋势则毫无疑问是新能源技术,谁越是掌握大量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谁的发展潜力就越无穷。但要制造出颠覆性的新能源产品,它又必须得推翻现有常见油改电的做法,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用场景,以及还需要有紧密合作的供应商体系,才能有机会做出眼前一亮,属于我们自主品牌的产品。
而摆在眼前的条件下,目前也只有北汽新能源这一家企业踏出来了,过去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都是加速能力很快、造型很科幻,如果还能使用上轻量化材料,配合铝合金材质的悬架,那整台车将会有非常特别的驾驶感受,最初的特斯拉就是留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其实北汽新能源旗下的ARCFOX-7 纯电动GT跑车,就是这么一款车型,但性能部分做得还要更加强悍,并且今年秋季还会在巴塞罗那迎来第二代车型。
但,这些都不是颠覆性的东西,因为这个模式,只要有技术的厂家都是可以复制的,只有智能化、可延展的平台,以及为新能源而生的新应用技术,才可能会造出令人惊艳的产品。北汽新能源与国际知名供应商麦格纳在此前就达成了双方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北汽新能源其目的就是为了联合有实力的大牌供应商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从而打造出一个智能化、延展度高的新能源汽车平台。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造车新势力涌入,虽然不少品牌都发布了自家的首款产品,但因生产资质以及安全测试等法规的限制,导致了这些造车新势力难产或者找传统车企代工生产。因此教授认为,北汽新能源联合麦格纳组建的合资公司,也能帮助这些正在成长中的造车新势力。
北汽新能源:只要你肯基于我家的这个平台来开发,那设计、开发和代工我都可以帮你做了嘿嘿。(其中的好处大家都是可以看得到了)
所以我们从一件一件事情串联起来分析会发现,随着汽车技术的更迭,时代对于新能源的要求,从而影响着汽车发展的革新变化。而中国则是推广普及新能源最积极的国家,如今我们站在全球汽车发展最为关键的历史节点,当我们的自主品牌都掌握了这一项核心技术时,就等于我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对外输出属于中国品牌的产品,输出我们的价值观,输出我们对于汽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