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机动车排放标准国VI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式实施,还有一个月时间,教授感觉全国的汽车经销商都陷入了同一种恐慌中:手上国五的库存怎么办!7月1日后国五标准车辆将无法办理“上牌登记”,虽然现在众多车企都在扎堆推国六新车,但流通市场上的国五存货不菲,经销商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优惠!打骨折的那种!
对大部分车企而言,从国五到国六,技术门槛并不高,只是如何权衡大批量生产时增加的成本问题。但基本不会有车企因为这种排放标准的升级去调节指导价。反应到市场上,无非就是新车优惠幅度少一点的问题。但对经销商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每个月肯定要进货,卖不完的国五也别想着返厂退了什么的,7月1日前,处理掉这批烫手山芋才是正道,怎么卖都得卖了。
于是乎,教授近期看到了诸如“买CT6送ATS,买5008送307,75%的Q5L.......”当然,都是4S店的单独宣传,乍一看都是白菜价。有人会觉得:我买车反正不在一线城市开,这价买回来在二线城市开有什么问题?
——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作为普通消费者,现在选择国五产品最可能遇到的是:你想清楚买一辆小众车了吗?对于丰田本田通用等大车企而言,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布局国六产品,目前主销产品供应国六没有问题,至于国五,热门车早就卖完了。经济型车一般是不会采用“打骨折”的操作,但很多豪华品牌就不一定了。
凯迪拉克,豪华品牌市场优惠的领航者,就优惠幅度而言,是妥妥的“降维打击”。这次国六也是如此,但教授注意到,它的优惠更多的采用的是“搭售”形式,把一些日常不那么好卖的产品搭个顺风车一起卖了。用1.5台的钱买两台,走量妥妥的。
还有一类,如:标致,斯柯达,平常的优惠幅度就很可观,趁着国六实施再往下面压压价,能送的多送点,对于很多举棋不定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挺有诱惑力,教授很期待五月最终的销量榜,如果某些小众车型销量异常攀升,基本上就可以断言在国五清货了。
买的没有卖的精,尤其是卖车这种生意,觉得掉馅饼那是不可能的。说穿了:真走量的产品车企早就想清楚怎么办了,捡国五的漏,不过是给自己一个买小众车的理由罢了。还有一点很关键,你的车未来不年检了?不打算过二手了?
新年检规范中加入的OBD检测,老车不再那么容易混水摸鱼了
27日晚上,广州省政府突然公布了“放开广州,深圳两地国五二手车限迁”政策,顿时全民拍手称快,毕竟广州市的二手车交易量还是很可观的,如果按之前那样国六以下一票否决,这批车的去向很成问题。同时,现在选择国五的车主,可能又会在几年后遇上相同的问题,假如五年后国七了你该怎么办?假如新的“限迁令”出炉,对于国五二手车来说,简直是灾难。大家都是普通人,何必这个节骨眼选黄标车呢?
教授一开始就提到了:对大多数车企而言,国六的升级仅是成本问题。但有些车企,可能真一时半会搞不定。教授咨询过业内人士,国五到国六的升级不是简单的“换三元催化”那么简单,涉及到功率的重新标定,变速箱的再适配,还需要进行路试······这时候,一些掌握不了三大件核心技术的车企问题就来了,它们的供应商自己的国六都不够卖的时候,又怎么有余粮出手呢?
2019款A4L的35TFSI的国六版本就是个“政策选手”,150Ps的2.0T你怕不怕
要想快速上国六,肯定是有代价的,但要真折腾不出来,生意还是要做的,对于一些异常低价的小众品牌,更应该保持警惕,卖一台算一台的生意小心成为接盘侠。至于某些4S店销售口中的“后期换三元,年检无忧过”,听完了笑笑就好了。
国一至国五大家都这样过来了,只是国六史无前例的严苛及紧迫对于车企来说有如狼似虎的感觉。至于消费者,钱在自己兜里还要别人教你花?国六可能令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快乐,但它促进了车企更多新技术的快速落地,减少汽车生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压力,着实地还我们一片蓝天,这不是更好吗?对于市场部分国五产品的巨额优惠:教授想说的是:价格一直在那,只是有些你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