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评论

灵魂拷问!作为本田车主的你,真懂VTEC是什么?

04-22 14209 王梓任  

上世纪90年代,本田推出了一项很有名的技术叫VTEC。嗯!没错就是本田粉心目中的VTEC is best。算起了这项技术已经面世30年了,但在本田粉的心目中,它还和刚刚诞生那样充满兴奋感。不过今天本田发动机上的VTEC与当年相比,意义已经不太不一样了。



VTEC这四个字母倒不是本田工程师一时兴起想的名字,V代表可变、T代表气门正时、E代表电控升程、C代表控制,也就说VTEC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的统称。


做气门正时和升程技术的目的很简单,降低油耗提高动力, 进一步讲是优化发动机进气和燃烧,假设气门升程不可变,那么气门打开大小就完全由凸轮形状决定,然而不同负荷下,发动机对进气的要求不一样。



发动机和人的呼吸一样,要吸入更多空气首先得呼出足够的废气。进排气气门打开高度越高,保持的时间越长,那么发动机的进气量就越多动力随之提高。然而气门开多大完全由凸轮形状决定,如果凸轮像个桃子一样顶端比较尖,那么气门开启高度随之提升。然而要降低油耗,气门开启的重点是提升滚流,也就说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并不需要气门开很大,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传统发动机凸轮形状是固定的,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气门开启高度都一样。本田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同一根凸轮轴上设计两种不同形状的凸轮,这就是后来的VTEC。


 VTEC 开启本田巅峰时代 



什么时候注重油耗?当然是低转速时,那什么时候强调动力?当然是高转速,所以本田就依照转速变化来切换气门升程(气门开启大小),低转速小升程,高转速大升程。VTEC原理并不复杂,发动机每个气缸有四个气门(两个进气和两个排气),那么开启一个缸单侧气门就需要两个凸轮。



本田在原来两个低升程凸轮中间又加了个高升程凸轮,也就说单缸一侧有三个凸轮。但高升程凸轮对应的摇臂有一定自由量,也就说正常情况下高升程凸轮顶摇臂,但摇臂不压气门。只有摇臂里面的锁销同时卡住高低升程凸轮时,高升程凸轮就开始顶动摇臂使气门保值最大开度。



说来说去VTEC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摇臂结构和油路设计,然而有了VTEC后还不足以让本田粉兴奋,因为摇臂摩擦阻力很大而且重。




本田有一款跑车叫S2000,它的发动机红线转速是9000rpm,也就说它比同排量发动机马力更大。这是怎么做到了呢?其实就是本田在S2000的发动机上使用了重量更轻且摩擦阻力更小的滚动轴承摇臂。


2000年后,本田在VTEC基础上又加了一个VTC技术,也就是根据发动机负载不断改变进气门开关时间,这就是i-VTEC,本田的自吸发动机从此迎来了高光时刻。


 VTEC与涡轮的博弈 


涡轮增压发动机特点是进气压力大且密度高,也就说你用不用气门可变升程,对进气量的影响都不大,于是本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门取消了VTEC,取而代之的是VTC(气门可变正时),有不少本田粉为此感到遗憾,毕竟VTEC一度是本田发动机的骄傲!



进入涡轮增压时代,VTEC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当然不是,前面说过,你想吸入更多空气就必须更多的把废气排出去,于是本田就在K20C的排气门上配备了VTEC和VTC。



通过精准控制排气门开启高度和时间,K20C的进气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因为废气排的比较彻底,这样能避免发生爆震,换而言之K20C可以使用更高的压缩比,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排气门开启大小和时间来实现EGR,所以排放、油耗和动力都非常优秀。



回头看看本田发动机的升马力,1989年的水平是100Ps/L,这是什么概念?今天丰田最新的2.0L发动机也就是89Ps/L,本田自吸最巅峰的时期,S2000发动机是125Ps/L,而现在TYPE-R的2.0T发动机已经达到了160Ps/L。



发展到今天,VTEC的滚动轴承摇臂已经从当初的铁质变成了现在的铝质,在降低摩擦和重量方面有一定进步。


 VTEC进化产物VCM 


VTEC技术对发动机而言仍然很重要,但是真正要使发动机足够省油,那就得使用闭缸技术,这就是本田的VCM。VCM看起来好像跟VTEC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它是VTEC技术的延伸。



2003年,本田率先在雅阁上采用了VCM技术,VCM与VTEC不同地方是摇臂结构,其原理还是相同。不过当时采用的是SOHC(单顶置凸轮轴)布置,所以结构非常紧凑。



2015年,本田在讴歌RLX的发动机上配备了VTEC+VCM技术,它的摇臂更加复杂内部有两个锁止机构,一个用来控制闭缸一个用来控制气门升程,所以油路比以往任何一款本田发动机都复杂。


 VTEC终极形态 


本田一直希望开发一台大排量高转发动机,而且也在按部就班的研发中,但2008年因为种种原因计划被迫停止,于是就留一下了为5.0L V10发动机开发的VTEC样品。



这款发动机红线转速是8500rpm,为满足动力和排放要求,它也采用了VTEC+VCM技术,本田把它称之为D0TEC,随着开发项目终止,DOTEC成了只有本田发动机工程师知道的技术。


 写在最后 


VTEC对本田来说就发动机的灵魂,随着技术趋势变化,VTEC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专门用来改变进气量的技术,而是现在用来控制排气,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心雨
2021-02-17辽宁大连
不知道就别去问了。
33
2020-04-22北京
不是我喜欢老车,而是我喜欢的车老了
玩车教授
2020-04-22
ID biu biu biu
2020-04-22
本田一直是同排量发动机里马力最大的,本田黑科技很多,有强大的技术储备!
没错
玩车教授
2020-04-22
勇往向前
2020-04-22
是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本田车同排量的马力才那么大
玩车教授
2020-04-22
V8 5.0 Motorsports
2020-04-22
能看懂这篇文章的对凸轮轴的气门开启关闭,以及气门室的内部结构1定要很有了解才可以。 幸亏我有做功课[Grin]
666
玩车教授
2020-04-22
高旺
2020-04-22
买发动机送壳就是这么来的!
买发动机了吗
玩车教授
2020-04-22
非洲小白脸
2020-04-22
本田大法好[愉快]
给本田点个“在看”!
玩车教授
2020-04-22
Ghost of Chiumin
2020-04-22
要是有TEC开启时的声浪视频就更完美了
哈哈 自行脑补
玩车教授
2020-04-22
A 柔情马子万人骑
2020-04-22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
为本田点“在看”!
玩车教授
2020-04-22
三强染料15807506669
2020-04-22
没看懂我也坚持看完了[呲牙]
哈哈!这个确实有点难理解,不过可以当作VTEC的进化史看
辽河西边
2020-04-22
据说都是小姐姐买这样的车
洋之南
2020-04-22
身边有两人买雅阁,日常城市代步超车没问题,需要跑的快建议兰博基尼
玩车教授
2020-04-22
V8 5.0 Motorsports
2020-04-22
请继续开发5.0 V10搭载到NSX上去。
NSX 都用3.5T了
玩车教授
2020-04-22
大海航行靠舵手
2020-04-22
谢谢支持 老铁
玩车教授
2020-04-22
在路上......
2020-04-22
飞度i~vtec,干不到7000转,6500转断油?
高转设计难度有点大
远方的人99
2020-04-22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就对本田情有独钟。性价比高!
明月
2020-04-22
好奇哪个5.0 v10是什么车
枫林听风
2020-04-22
买不起豪车,我只喜欢买直升飞机
哦豁
2020-04-22
马自达转子表示不服
淡如秋水12
2020-04-22
希望本田能出一款给力电动车,价格记得要亲民!
便西
2020-04-22
看到这么皮实的车型,没几个不喜欢的吧。
玩车教授
2020-04-22
Aa信仰
2020-04-22
教授我是本田1.5T.CRV车主,这辆车有VTEC技术吗?
没有
勇往向前
2020-04-22
是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本田车同排量的马力才那么大
玩车教授
2020-04-22
歸 零 28
2020-04-22
本田雅阁我的最爱 等等我
买买买
Bill Tu
2020-04-22
还是那句话 喜欢日韩
Yurga
2020-04-22
所以本田发动机天生运动基因
Ghost of Chiumin
2020-04-22
要是有TEC开启时的声浪视频就更完美了
能看懂这篇文章的对凸轮轴的气门开启关闭,以及气门室的内部结构1定要很有了解才可以。 幸亏我有做功课[Grin]
张小种1989
2020-04-22
很漂亮的本田车,不错的车,可惜太贵了
圣诞55
2020-04-22
本田值得信赖的,可以入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