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当下,车企之间也并非都是单打独斗,结合各家优势,整合各家资源也成了如今车企间合作共赢的常态。例如有日产、三菱、雷诺组成同盟,奔驰与比亚迪成立腾势品牌,上汽、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固守自封也意味着落后,而懂得这道理的也远不止上述几家车企。近日,长安官方就已经宣布,将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在11月14日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出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该品牌旗下高端智能产品也即将推出。由董事长在电视节目中宣布这一消息,也可以看作是官方盖棺定论。
并且根据朱华荣的叙述,“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正在携手顶尖科技公司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不久之后就会和大家见面。”
并且宣布了品牌发展战略,即未来五年将推出105款车型,其中包括23款新能源汽车。
除了带来了一个全新高端品牌以外,与该高端品牌相配套的还有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从而构成车型为平台,一套完整的生态链。
从长安董事长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已经接近于量产化阶段,并且未来这一高端品牌的方向无疑是新能源车领域。此外,从其表态而言,未来车型并不缺乏自动驾驶、智能车机系统等科技化产品。
大多数车迷对于长安的了解,比起对于华为、宁德时代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而对了解长安的人也知道,目前为止,长安还没有一个与领克、WEY、星途同级别的高端品牌,在高端化之路上,UNI-T作为其迈向高端的一个标志,已经落后于吉利、长城等品牌两年已久。
但厚积薄发之下,长安UNI-T也不负众望,在10月销售11227辆,6月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已突破5.34万辆。并且UNI-T只是UNI序列的一个开端,如今其第二款车型UNI-K也已经正式亮相,进一步推进其高端化的进程。
因此,UNI序列的成功,证明了长安汽车是有能力制造高端车型的。其作为国内第一梯队的自主品牌,长安具备了充实的造车经验和技术积累,而这也是缺乏造车资质与经验的华为、宁德时代,所要依仗的地方。
在前沿化的技术方面,长安还有着APA5.0自动泊车系统、IACC自动辅助驾驶技术、Icar平台开发、长安智慧芯SVCU(智能整车域控制器),以及如今已经大量使用在车型上的蓝鲸NE动力平台及蓝鲸NE发动机。
而为了撑起高端的定位,长安如今还有更为前沿的“方舟架构”,也就是如今UNI序列车型所采用的平台,该架构支持从A0级到C级车型的研发制造。
从目前来看,虽然长安如今绝大部分销量靠的还是燃油车型,其纯电动车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还没有太大的建树。不过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电子电气架构、自主控制器、三合一电驱系统、高效电池系统、一体化热管理系统、轻量化车身等方面,长安还是达到行业较为先进水准。
想起华为,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手机”、“5G”、“鸿蒙”等等关键词,无论如何联想,都很难与造车绑定到一起。而事实上,华为也在公开场合多次公开否认造车,在如今恒大、宝能都跨界造车的时候,华为貌似显得更加保守。
但实际上,虽然华为说过不会造车,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面对“华为造车”的各种猜测时同样也说过:“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从本次合作来看,华为确实把自己放在了供应链中的一环。
在2019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了1317亿元,并且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而研发成本的一部分,也流入到了汽车领域,准确地说,就是汽车芯片和底层操作系统。
在汽车芯片方面,华为如今已经发布一系列可用于汽车领域的芯片产品,包括昇腾910和昇腾310两款商用AI芯片。此外在高性能芯片方面,华为最新一代巴龙5000 5G芯片还已经搭载在了广汽埃安V上,而埃安V也因此成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5G车型。
从实用角度来看,运用了巴龙5000 5G芯片的埃安V,无论是OTA的在线升级还是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因此可以通过融合了地图数据、摄像头传感数据和定位算法,实现AR实景导航。
底层操作系统方面,在刚刚过去不久的10月30日,华为就公开了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全新品牌HI,其目的是将传统汽车变成了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而这也意味着华为已经成为了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所包括了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提供面向L2-L4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此外相关业务还有华为HiCar、车载智慧屏、HMS for Car等座舱中控设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与华为HiCar合作的车型已经达到了150余款,并且根据华为方面官方发言人宣布的信息来看,2021年将有超过500万台车预装华为HiCar。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兴起,除了一众造车新势力和新能源车型以外,还有其背后的一整套完整供应链。而作为新能源车型核心的电芯板块,也出现了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两家企业,其中宁德时代作为行业老大,更是如今大多数新能源车型的首选品牌。
作为行业当中的佼佼者,如今宁德时代已经与上汽、广汽、吉利、东风等头部自主品牌都建立了合资公司。并且还与华晨宝马、大众、戴姆勒等外资品牌也有相应的合作协议。
而这也是2019年宁德时代电池销量排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从23.4%上升到27.87%的主要原因。
如今宁德时代的招牌之一,无疑就是NCM811电池,作为镍、钴、锰的配比为8:1:1的高镍电池,NCM811具备高电池能量密度和低动力电池成本两大特性,因此如今也大量运用在市售的车型当中,并且未来如宝马iX3、大众Neo也将采用该电池。
而除了在当下具备领先优势以外,宁德时代也对动力电池有着前瞻性的研发产出。在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宁德时代还展示了多项技术,包括低成本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开发平台、超级快充技术、电池自加热技术等。
因此,宁德时代在全新品牌当中的主要职责,无疑是作为电池电芯的供应商。作为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加入除了可以保障电池的供应以外,还将带来更前沿的电池技术方案,以及更具优势的电池成本。
三家各自涉足领域不同的企业,在一起究竟能迸发出什么样的能量,目前看来还暂不得知。不过从这三家企业各自的成就看来,每一家的优势项都没有重叠,可以实现较大程度的互补,这也是这三家选择合作的主要原因。
从当下来看,长安在纯电动车领域的亮点还鲜为人知,旗下的纯电动车型也仅有奔奔E-Star、奔奔EV、逸动ET等几款“油改电”车型。
还没有像欧拉、埃安这样的独立新能源品牌,在同梯队自主品牌当中,新能源领域并没有太大建树。因此,一个全新的纯电动品牌,以及全新的纯电动平台也变得极为迫切。
长安如今的造车经验无疑是这次合作的基础所在,而华为早在2014年11月就与长安汽车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凭借着自身在车联网平台、车载通信设备、车机、多屏互动、移动终端、芯片、系统应用方面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好的软件支持。
此外,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同样也在今年9月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无论是新品牌还是长安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都将采用宁德时代电池。而这也解决了纯电动车的一大痛点——电池,满足了未来新品牌车型的可靠性和续航保证。
在如今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理念之下,合作共赢也愈发成为一种常态化。即便是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企业,也更愿意参与其中的一环,而非是亲自下场造车。因此新品牌成立后,也更让人们期待三家同属行业顶层的公司,究竟能带来一款什么样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