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马自达正式发布了全新马自达CX-50车型。实际上CX-50与咱们国内熟悉的CX-5从“命脉”上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该车属于全新车型。CX-50基于马自达3和马自达CX-30相同平台打造而来,但从其产品调性上CX-50要有更高的定位。
根据该新车现有的产品规划信息,新车将专供北美市场,预计最快将在明年迎来上市。此外,当下汽车行业在全球地区掀起“电气化”的热潮下,马自达官方表示CX-50未来还会推出混动版以及其它新能源动力版本车型。
CX-50在设计层面继承了家族式“Kodo”设计语言,对称的熏黑中网衔接两侧大灯设计依旧彰显出马自达对于“简洁”二字的诠释。但我相信在座各位第一眼看到CX-50感受更多的是它身上硬派越野的气质。
轿车般的车身姿态加之底盘离地间隙的高度比例使得CX-50看起来俨然就是一台全地形车的视觉效果。而塑料轮眉的包边设计、发动机盖隆起的肌肉线条、银色镀铬装饰点缀的下包围和侧裙突显出了全地形车型的越野气质。
事实上,CX-50在定位调性也有着全地形车型般的越野能力,粗矿的轮眉所配备的是拥有越野属性的轮胎,使得CX-50在沙石、水泥等复杂路段能够有更加稳定的操控性。其次,新车顶部配备专属的行李架,用户可根据户外需求不同自行加装“帐篷”,置放滑板/自行车以及增加储物能力。
相较于CX-30而言,CX-50的车尾线条的设计更加“垂直”了些,大尺寸银色镀铬包围嵌入双边圆筒的排气设计,车尾依旧能够突显出CX-50硬派越野的气质。而立体轮廓的尾灯的点缀衬托出车尾几分精致感。
说是CX-50“表里不一”可一点也不过分,相比硬汉霸气的外观设计,内饰所营造的驾乘氛围却呈现出一股太过精简的舒适风格。问题是这所谓的“表里不一”是贬义的吗?
精简的样式布局依旧能够感受马自达独有的风格化设计,但在诸多细节之处改变却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立起来”的空调出风口,中控内凹的液晶屏等等。
棕褐色/黑色双拼的用料在颜色上强调了舒适性的驾乘氛围,而座椅以及中控区域大量的皮革包裹更是强调了舒适性的驾乘质感,整体座舱呈现和外观设计形成看似巨大的风格差异化。而这般“表里不一”未必是贬义,或许在马自达看来,CX-50依然是一台可以舒舒服服开的车型。
而在目前公布的配置信息来看,CX-50将配备i-Activ全轮四驱系统,并配备正常、运动、越野等多种驾驶模式切换功能。以此满足用户对于多场景下的动力驾驶需求。根据现有的动力规划信息,CX-50或将标配全轮驱动的四驱系统,这也将是CX-50对标竞品的竞争优势之一。
动力部分,CX-50目前在海外市场将提供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2.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套动力,传动系统所匹配的是6速自动变速箱。尽管目前有关该新车的动力参数信息还未更新,但众所周知马自达在此前一直“沉迷”于自吸发动机的“情怀”,而此次涡轮增压动力的加入也让CX-50有了更多的看点。
在文章开头提及过CX-50作为新车将会是主打北美市场的一款车型,换而言之CX-50是否是一台不大适合国内消费市场的车型?至少从目前所公布的信息来看是的。并不是说CX-50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不是一台“好”的车型,应该说它在国内市场不是一台适合“走量”的车型。
考究CX-50的定位调性和产品表现,CX-50在国内消费市场定位上更趋向于“小众化”的跨界车型。虽说近些年来国内市场涌现不少主导年轻消费受众的跨界车型,但真正能拿得出亮眼销量数据的能有几台?因此,CX-50未能引入国内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