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教授跟大家讲了中国车和德国车的好坏,今儿谈谈日本车和美国车,这俩货的销量也特别好,但很多人买车时都总会质疑这两个国家的车子,要嘛安全要嘛油耗,这也是认知不足的问题。
日本车技术保守,省钱是根本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资源特别有限,正是这种地理环境的局限也造成了日本车企造车都会选择“以省为本”,其实大多数日本企业都是如此,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滥用。
而这也是为何日本车相对省油的一方面原因,无论日本汽车品牌的调性多么不同,他们都相对同级的欧美竞品更为省油,毕竟汽车更多的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降低使用成本才是王道。
与此同时,日本车往往比较坚持保守技术,例如马自达宁可深挖自吸发动机也不搞小排量发动机,丰田4AT用了十几年不换,并不是他们没技术,而是出于为消费者降低维护成本的顾虑,得益于技术保守,日本车的可靠性在全球范围内是公认的无敌。
空间也是日本人的强项,车子空间往往有“越级”的表现,例如本田的MM理念,把小车飞度的后排空间做得和紧凑型车差不多,还有他们本国的K-car,空间表现都特别好,车身尺寸却十分小。当然,类似马自达、斯巴鲁、三菱这些偏运动的品牌,空间也是硬伤。
以丰田本田日产为首的商业巨头,对于利润的追逐是比较明显的,这点从ESP的配备率来看就知道,也不能全怪他们,天朝法规不强制,他们也就钻空子,德国车美国车国产车全部都一样,没有任何喷的必要,自己选车看准就好。
不过大多数日本车开起来的感觉会差一些,转向手感轻飘飘、路感模糊、底盘单薄、支撑性一般,并不会像德国车那样保留一些运动属性,而这里并不涉及运动品牌,毕竟品牌定位不同。
总的来说,日本车具有省油、可靠、空间大的优势,而操控普遍一般,ESP搭载率令人诟病。
美国车追求性能,不在乎油耗
和日本车反着来的就是美国车,财大气粗的美国完全不愁汽油的问题,价格便宜,美国人也喜欢大排量自吸,造成了美国车企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怎么把油耗降下来,也给国人留下了美国油老虎的印象。
实际上,美国车不是没有技术,从通用近几年推出的新车来看,其油耗和其他系车型并没有太差异,都是中规中矩,福特则不在意这些,毕竟是运动品牌,怎能省了汽油丢了自由呢。
而美国车都普遍有较高的科技配置,就拿车载多媒体系统来讲,福特SYNC 3、雪佛兰MyLink以及别克IntelliLink都比德国日本领先N个身段,这还不包括自动泊车、车道辅助等技术,美国人在新车的装配率是较高的。
要说美国车有没有相同的优缺点,其实很难。国内的美国品牌主要就是福特、雪佛兰、别克三家,个个都性格分裂,例如福特追求运动,底盘更偏硬朗,动力往往是同级最强。雪佛兰虽然也追求运动,但却想两口吃,既运动又舒适,性能也只是中规中矩。别克吧,就有点轻奢小资了,更舒适更商务,你说这些美国车有共性?
当然,国内卖的只是一小部分美国车罢了,皮卡、全尺寸SUV这些才是美国汽车文化的根本,受限于天朝的消费水平和交通法规,这些好东西都不能施展拳脚。
总体来说,中国在售的美国车普遍具有科技、性能好、运动的优点,但也相对片面,美国车的个性多,各个车型的风格没有比较统一的定论,但所谓油耗高、做工差、毛病多的问题,麻烦请屏蔽,都是老时代的东西了。